主办:中共楚雄州委政法委员会

末端变前沿 基层治理提效能

2023年02月22日 11:00:38 来源:本站 编辑:黄炳健
 

“在去年12月11日毛某某深山坠崖事故救援中,我们镇综合救援队6名队员是第一个赶到村委会与村民汇合开展搜救工作的,前后用了17小时的时间,成功将坠崖者送到医院治疗。”永仁县宜就镇综合救援服务中心队长邓兴荣说。

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以来,永仁县结合地处云南北大门的区位特点和辖区地域广、居住村组分散、专业救援力量与基层应急救援需求不平衡的实际,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依托乡镇综治中心硬件设施和场地,按照“三不”(不增加人员编制、不增加经费投入、不增加基层负担)整合原则,围绕“三化”建设目标(规范化、实体化、智能化),履行“三项”职能定位(综合救援、日常防范、促进治理),发挥“三时”作用(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作战),全面整合综治专干、人民调解员、专职消防队员、森林防火员、人工增雨防雹员、基干民兵等应急救援力量,组建“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的乡镇综合救援服务中心,推进乡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运行,实现了场地集中、管理规范、装备统管,达到了阵地合建、人员合用、物资共享的“1+1+1>3”的基层治理效果,解决了乡镇专职消防队伍“分散化、空壳化、凌乱化”的突出问题。

“一支队伍抓治理”,实现基层社会治理实体化。县委政府切实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2名事业编制为政府专职消防人员,整合5名在编人员(乡镇分管领导、综治中心主任、专职消防队队长、林草中心主任、武装干事),统筹使用10个部门人力资源,将分散的办公地点、车辆装备集中到乡镇综治中心,职能任务更加清晰和集中统一。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实现了从无编到有编,工作力量从5人增加到15人,整支队伍由分管政法和应急的党镇班子成员共同指挥调度。通过综合救援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各乡镇拥有一支较为稳定的常备救援力量,能够24小时值守运转、随叫随到,使末端力量“建在身边、抓在手中、用在急时”。

“一个办法定待遇”,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保障最大化。按照“汇流成河、积少成多”的经费保障思路,由“综合救援服务中心”统筹使用多部门工作经费,实现乡镇救援人员待遇保障最大化。制定出台《永仁县乡镇末端救援力量建设经费保障管理办法》,按照“上级补助、县级预算、乡镇统筹”三级保障模式,共整合11个职能部门经费资源,统筹纳入财政预算,并拨付乡镇进行统一使用。划定每人每年不低于6万元的人员经费最低保障“红线”,公用经费按每人每年不低于县级政府部门经费标准保障,队员工资比照上年事业编制标准执行。整合前乡镇每年保障经费仅为30余万元,标准执行后保障经费达到120余万元,可用经费增长了4倍,队员人均月工资达到5000元以上(含社会保障保险)。

“一套制度促规范”,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按照“政府主管、专业主训”的原则,制定出台“指挥系统建设、功能库室设置、器材装备配备”等硬性标准,实行日常组训、岗前集训、驻队轮训、视频培训、比武促训“五训”模式,全面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硬件设置标准化。科学划分功能区域,明确库室建设标准,统一设计规范外观标识、库室门牌和管理规章制度等内容,合理配备火灾扑救、应急救援、气象防雹等服务保障类器材装备100余件套,每日对防护装备、执勤车辆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入驻前开展规范化达标验收。训练考核体系化。按照《永仁县综合救援服务中心管理运行规定》,统一制定业务训练计划,每月集中开展1次专题视频授课和业务培训,新招录队员到岗前至少开展1个月集训,在职队员定期开展1个月驻训,每年对“中心”工作人员训练情况进行比武考核,结果纳入各乡镇年终综合评定。

一个中心多功能,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化和多元化。利用“雪亮工程”视频摄像头覆盖村、组的优势以及农户家用摄像头自愿接入平台,乡镇指挥中心平台融合了3000多个摄像头,搭建了700多个接处警平台,将“雪亮工程”、“天保工程”、智慧综治、智慧消防、智慧城管、智慧水务等信息化平台多网合一,实现了从中心到乡镇、从后方到前方一体化接处警、一体化指挥调度,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倍增。

综合救援服务中心建成后,承担治安联防联控、突发矛盾纠纷应急处突、重点场所日常监管、防灾减灾、道路交通事故等灾害事故的协助处置。在市域社会治理、强边固防、乡村振兴、应急救援、疫情防控、集镇管理、森林防灭火、人工增雨防雹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中心多功能”整合叠加效应初显。永仁县连续多年无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宗教极端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和暴力恐怖活动、重大邪教案事件及其他危害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案事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连续保持全省前列,2022年位居全省第一位。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是一切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在基层。永仁县将加大整合末端力量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模式的总结推广运用,努力打造叫得响、立得住、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