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楚雄州委政法委员会

那段激情燃烧的驻村岁月

2020年04月13日 15:04:23 来源:本站 编辑:

一转眼,在大姚县湾碧乡巴拉村驻村已两年有余,在上级组织部门、院领导和同志们的关心和帮助下,通过与广大群众同学习、同劳动,使我真正接了地气、沾了土气、得了人气、提了心气,驻村工作让我收获颇丰、感慨万千。

我所在的巴拉村地处湾碧乡西部,最高温度可达43℃,距县城200公里,是大姚县自然条件最差、贫困程度较深的村委会之一。这里山高坡陡箐深,基础设施极为滞后。村委会下辖9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全村以傣族、傈僳族为主。同时巴拉村委会也是湾碧乡“直过民族”(特指新中国成立后,未经民主改革,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最多的村委会。

在巴拉村的这两年多,可大概将我的驻村工作方法总结为“三个突出”:

驻村工作突出“勤”字。我们踏遍了巴拉村21个小组,城镇安置44户,其中动员公租房安置20户;排查出需安排就学28人;对“四类”重点对象50户和“非四类”重点对象13户完成了危房改造动员工作;“特殊群众”风险销号台账一一建立;社会保障二代卡未制卡成功人员的信息校对工作也按时完成。

走访群众突出“深”字。在驻村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串门入户、与老百姓交谈,让自己彻底的“深”入到群众中间,将村里的人口、资源以及孤寡老人、五保户、贫困户等各类情况都了然于胸,摸清了纳入建档立卡管理的农转城贫困人口的底数,为全面精准脱贫打下了基础。

为民办事突出“实”字。工作不论大小、轻重,每一件事我都用心去学、努力去做、力求做好。我记得中央电视台走基层宣传片中有这样一段话:“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土炕上,收获的才不只是感动。”真心可以换来真情,付出的点滴汗水,赢得的是沉甸甸的工作成果。

峥嵘岁月,长路当歌。回顾驻村之路,我们的足迹走遍了村庄的角角落落,在地头、在镜头、在笔头,更在老百姓的心里头!一路携手走过的难忘岁月,有着我们曾经风雨同舟的生命历程,有多少汗水、多少付出,更有多少感动……都深深的镌刻在难忘的驻村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