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楚雄州委政法委员会

让讲认真成为人生常态

2021年09月24日 15:52:50 来源:本站 编辑:王倩宇

当下,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强调认真已成为职场老生常谈的话题。每个会议的召开,每项工作的部署,每次工作检查的安排,“认真”二字从不会缺席。但当下只讲认真好像已经不怎么管用了,会议开了,文件发了,落实得怎样?政策出台了,措施制定了,施行得如何?很少有人问津。工作中因做事虎头蛇尾,马虎不认真,每年给事业造成的损失达数以亿计。

在我国“认真”二字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时间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时在莫斯科大学发表讲话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此后,无论国际国内环境如何变迁,倡导弘扬认真的优良传统成了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研究表明,在现实的芸芸众生中,除了极少数的“天才”,我们大多数的禀赋其实相差无几,在知识与智力方面的差异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人与人之间发展的巨大差异呢?答案是:认真的程度。

世界上有很多的人出身很卑微,是认真让他们变得与众不同。褚时健从“烟王”到“橙王”所经历的大起大落堪称人生奇迹。在跌入“谷底”仍能触底反弹,89岁仍成为亿万富翁,秘诀只有两个字:“认真”。褚时健家境贫寒,14岁时父亲去世,年幼的他不得不去酒坊里打工,一个人完成从泡、蒸、发酵到出酒流程,非常不容易。在烧酒过程中,他认真记录数据反复琢磨实验,用木炭和热火灰为发酵箱保温,为使发酵箱恒温在37-38℃,他晚上每隔2小时起来一次,这样持续了一整个冬天。别人家三斤苞谷出一斤酒,两斤苞谷就能出一斤酒。一个14岁少年酿出全村最好的的酒,许多老师傅都赶不上他。

在种植褚橙期间,买鸡粪增施有机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大多数人都是直接拎着袋子到养鸡场,过称、交钱。 可80多岁的褚时健不一样,他把鸡粪倒出来,然后放在手掌里,捏一捏,看看水分多少,看看有没有掺过多的锯末,因眼睛视力不太好,他还要凑到眼前看,一点都不嫌脏和臭,据此再跟卖鸡粪的讨价还价。他常说,做一件事,马马虎虎地做,那力气就白花了,认认真真地做更划算。

正是认真专注的精神才使天资平平的屠呦呦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诺贝尔获得者。她上学时的成绩曾是成千上万家庭的关注焦点,让人们惊讶的是有如此卓著成就的屠呦呦上学时的成绩并不突出。参加工作后39岁的屠呦呦毅然担负起 “523”抗击疟疾研究项目的课题组长,扎根实验室40年,认真潜心研究,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青蒿素用于疟疾治疗,入围“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人物”,与爱因斯坦并列。

任何时代,任何工作,都需要严格而彻底的认真态度。很多企业短命倒闭,很多事业半途而废,都源于大家觉得“没必要太认真”;很多有天赋有能力的人沦为碌碌无为,也都源于他们觉得自己“没必要太认真”,对什么事都想投机取巧只肯出三分力,只想完成任务敷衍了事所致。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成就和瞩目的业绩,无一不是靠认真努力赢得的,认真就犹如人命运的“发动机”,能激起每个人身上所蕴含的强大潜能。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年仅14岁的全红婵5个动作,3个满分,获得金牌,在奥运史上史无前例,震撼了世界的目光。全红婵训练时异常认真刻苦,为了提升技术每天须完成400次起跳训练。夺冠的秘诀也是:多练、认真练。在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我不知道什么是奥运会,但我知道奥运会也就是跳五个动作,把自己的动作跳好就行了。”做好一件事一项工作很容易,难的是每天、每月都把要做的事情做好。

这个世界真正缺的是像褚时健、屠呦呦一样,将认真理念植入内心,用一生去坚守的人。生活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付出才有回报”是社会通用的法则,与其抱怨,不如抱真守拙,认真做事。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养成认真的习惯,无疑是每个人事业道路上最重要的必修课。(姚安县司法局局长 普正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