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楚雄州委政法委员会

姚安县这五个村(社区)被授予“基层治理红旗村”称号

2021年07月16日 08:59:07 来源:本站 编辑:王倩宇

编者按:2021年,为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姚安县继续在全县开展“四面红旗”争创活动。希望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持续关注“四面红旗”系列报道,以“红旗村”为标杆、为榜样,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工作,勇担发展使命,为推动姚安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本期小编将带你走进“基层治理红旗村”,一起看看他们的经验做法。

前场镇新街社区

近年来,新街社区立足实际,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手段,创新“四个在前”工作法,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家风、民风、乡风全面转变,营造人人爱文明、户户创平安、社区更和谐的美好氛围。

责任压实在前。新街社区通过党委班子成员包片、社区干部包自然村、党支部书记包组、党小组长包户,压实四级干部抓基层治理责任,将责任层层分解、层层压实,形成了多方齐下、齐抓共管的局面。

宣传教育在前。新街社区结合高速公路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等中心工作,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居民党员代表会议、村组会议、户长会议,层层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社区的发展规划,让群众了解社区的各项工作。广泛开展“评先进批落后,红黑榜上晒一晒”活动,让社区基层管理工作形成闭环。

志愿服务在前。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治理创新责任担当,新街社区在充分利用好社区治安员、调解员和网格员的同时,组建党员交通疏导志愿服务队、党员道路抢修志愿服务队、党员校园周边治安维护志愿服务队,充分保障社区平安和谐稳定。

综合治理在前。新街社区不断推进“枫桥经验”本地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务实管用的社会治理机制,实施“雪亮工程”,加强外来人员和重点人员管理,依法打击邪教组织,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建设综合治理网络平台,完善智能防控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打造平安和谐美丽社区。

栋川镇清河社区

清河社区以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宜居清河、美丽清河,提升社区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加快基建做好惠民工程。实施危旧房改造532户,硬化村内道路48公里,修建田间生产道路35公里,28个居民小组均通自来水、10千伏的动力电,电话、网络、广播电视“三网”通户率均达到100%。

发展产业改善居民生活。坚持“2500亩蔬菜基地优质化,2500亩烤烟基地不动摇、3000亩食米豌豆基地提质增效,1000亩软籽石榴基地为目标”的发展思路,引领有机农业产业化、精细化,逐步带领居民增收致富。

建立机制巩固治理成效。制定《清河社区居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卫生公约》《环境整治公约》《村庄道路管护措施》《巡河制度》等管理制度,聘请12名保洁员进行常态化环卫工作,确保村庄治理见实效有长效。

群众参与共享治理成果。筹集28万元专项资金,配备一辆垃圾车和25个垃圾箱,动员群众做好“门前三包”,实现“户保洁、组收集、社区组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清运模式。发动群众共治共享,出动义务工320余人次,工程车辆50台,清除垃圾20余吨,推进旱厕改造110个,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官屯镇官屯社区

官屯社区按照“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原则,探索“党建引领四治共进”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筑堡夯基”强组织。实施“头雁”工程配强领导班子,增强“牵引力”,实施“雏雁”工程选拔培养后备干部,壮大“生力军”,实施“归雁”工程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切实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

 

“德治教化”淳民风。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注重移风易俗,着重发挥家规家训、生活礼俗作用,广泛开展“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评比活动,挖掘群众善举,选树先进典型进行宣传表扬,营造“日行一善,小善大德”新风尚。

“自治共建”同出力。开辟畅通民意诉求通道,建立自下而上的群众参事议事规则,通过公示公告、民主评议等方式,调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村组发展规划“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落实法治”促和谐。推进社区干部集中学法制度化、常态化,夯实法治基础。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与镇司法所配合,形成组织到户、教育到户、管理到户、服务到户、监督到户的“五微”法制模式,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联治解忧”暖民心。依托“社区党组织—党小组—党员服务队”的组织架构,实行一个网格区域、一名社区干部、一名党小组长和多名党员或志愿者的“1+1+1+N”网格治理方式,形成治理重心下移、多方联动、全面覆盖、长效治理的格局。

弥兴镇官庄村

官庄村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通过抓“两委”班子、党员队伍、集体经济、乡村治理,实现了党群团结、环境整洁、乡风文明的良好局面。

“四个坚持”抓班子建设,提升领导力。建立坚持理论学习不间断、民主议事共思谋、作风整治常态化、工作实绩大众评的“四个坚持”抓班子机制,着力打造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村“两委”班子,提升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

“七个到位”抓党员队伍,提升凝聚力。以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为抓手,落实党员挂包联系制度,责任党员负责片区内宣传政策、隐患排查、矛盾化解、卫生监督、致富带头、文明引导、困难帮扶“七个到位”,密切党群联系,为乡村治理凝聚人心。

“三个步骤”抓集体经济,提升服务力。立足村情实际,按照“立足凛赋定思路、统筹资源抓落实、合理分配抓效益”的步骤,分步实施集体经济建设项目,目前已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1个,建设钢架大棚64亩,600㎡的100kw光伏电站一个,切实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治理提供物质基础。

“三治融合”抓群众参与,提升新活力。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坚持法制宣传不留死角,推行“情、理、法、诉”四级调解模式,充分发挥德治功能,广泛开展“群众评、小组定、榜上亮”道德评比,倡导移风易俗,淳化乡风、教化乡邻,构建起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大河口乡蒿子箐村

近年来蒿子箐村结合本村发展现状,持续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全村健康发展。

持续加强组织建设。把加强组织建设作为抓好基层治理的根本,注重思想引领,严肃党内生活,加强激励关怀,不断加强组织建设,认真落实乡党委抓基层治理工作的责任,为乡村治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夯实农村治理基础。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村间道路、垃圾处理设备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加强矛盾纠纷司法调解,坚持严打、严防、严管、严治相结合,保障了村内安全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和长足发展。

培育文明新风尚。树标杆引领示范,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激发村民崇德向善的主动性,提高群众素养。进一步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做好宣传引导,在全村形成人人争先、户户上进的浓厚氛围。

通过实施一系列举措,蒿子箐村不文明行为日益减少、村民生活习惯极大转变、人居环境空前改善、文明新风广泛传播,涌现出一批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先进集体和个人,治理工作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