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楚雄州委政法委员会

南华县法院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2021年04月25日 17:17:09 来源:本站 编辑:

近年来,南华县人民法院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充分发挥法院在创建工作中的特色与优势,把少数民族同胞的司法需求放在重要位置,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法院方方面面的工作中得到深入践行。

立足司法本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记者一行对南华县人民法院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践行情况的第一感触,是从参观了解新建成的文化浮雕墙开始的,“崇法、厚德、慎思、明断”八个大字苍劲有力地呈现在墙面中央,围绕着这八字院训,南华县从茶马古道时九府通衢地的繁荣和谐到如今法治体系不断健全下展现出的和谐发展新画面,都在庄严厚重的古铜浮雕上一一呈现。南华县全县境内九成以上的国土是山地,连绵不绝的大山横亘在居住偏远的群众面前,堵住了他们寻求司法援助的道路,更阻碍了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步伐,“既然山区腹地的各族群众们没有办法到法院来,那我们法院就到他们那里去。”法警杨婕指着古铜浮雕上“巡回审理”的画雕介绍道,“我们的法官们背着法徽、带着法槌,坚持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点、社区乡村、田间地头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探索建立了速裁、调解、巡回审理相结合的基层案件审理新机制,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调解多元化,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是营造和谐安定社会环境的基础,也是南华县人民法院的重要工作内容。浮雕墙上关于调解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南华的“火塘调解”,那时,村寨中德高望重的老者端坐火塘前,扶着烟筒,认真聆听因有矛盾前来商议的村民的倾诉,并予以双方最大限度公平合理的和商建议。如今,虽“火塘调解”不再多见,但其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法治建设中得到了地道的传承和融合,杨婕告诉记者,法院坚持以诉源治理为基础,人民调解为前置,诉讼调解、快速审判为主导,司法审判为保障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我们通过积极指导乡镇开展人民调解业务、法律知识培训,引导当事人就地就近选择诉讼外纠纷化解方式,同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作用,邀请当地德高望重人士结合法、理、情、俗,释法明理,参与调解……”远观庄严近赏韵深的浮雕墙,位于诉讼服务中心的大堂,或许当忙于寻求司法援助的各族群众到此焦急办案的时候,在浮雕墙前驻足的瞬间或是不经意的一瞥,情绪都能获得一丝安抚。除了浮雕艺术的形式,南华县人民法院立足司法本职,在诉讼服务方面也力暖人心。开展网上跨域立案、在线调解、在线诉讼服务,力求解决好异地诉讼难问题;规范功能区设置,力求让群众感受到诉讼服务中心的人性化服务;规范司法救助审查,加大对特殊困难少数民族群体的司法救助力度,对确有困难的少数民族诉讼当事人大力实施诉讼费缓、减、免,确保困难少数民族群众打得起官司,力求让少数民族群众感受司法的人文关怀,据介绍,2017年以来共落实司法救助资金近50万元……

抓牢队伍建设,不断贡献司法力量

在南华县人民法院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听到了一个关于彝族姑娘罗芝琼的故事。在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的少数民族法官定向委培项目中,来自五街镇六把地村委会皮产拉村的罗芝琼的对口帮扶单位便是南华县人民法院,如今已完成学业的她,成为了法院的一名法官,“她的彝族话和普通话都非常流利,也很吃苦耐劳,现在是我们法官团队的主力成员。”说起这个普通而不平凡的彝族姑娘,杨婕脸上洋溢着欣慰。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身为白族的少数民族干警杨美菊告诉记者,法院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很重视少数民族干警队伍培养,每年都选派少数民族干警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政策理论、双语、法律业务等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大家法律理论素养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如今,有9名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思想作风过硬的少数民族干部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我们还选拔了25名优秀少数民族人才担任人民陪审员,让他们充分参与特别是涉少数民族群众案件的审理等工作,搭建起少数民族群众与法官沟通的桥梁。”双语审判团队,是南华县人民法院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背后呈现的答卷。在诉讼活动中,若有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当事人不熟悉汉语,案件都由“双语审判团队”接手。贴切的本民族语言,感同换位的本民族思想情感,不仅充分保障了当事人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诉讼的权利,更及时了解纠纷处理后续情况,在回访中宣传释明法律法规,在回访中防止纠纷往复。小康路上,一个民族也不能掉队,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在近年来南华县人民法院投入扶贫工作经费38万余元的背后,是司法援助力量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又一份承诺与践行。在扶贫创建双推进的工作中,南华县人民法院扎实开展党建、精准扶贫等结对联系工作,选派51名在职干警共结对帮扶红土坡镇罗纳里村委会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222人,选派四名驻村工作队员到红土坡罗纳里村委会等四个村委会驻村开展挂包扶贫工作;工作中,针对扶贫点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通过精准脱贫“一对一”挂包、收家治家、政策宣传、项目扶持等,司法援助的力量渗透到全民参与、共建共享、中华民族一家亲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