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楚雄州委政法委员会

姚安前场镇创建“1+N”大综治格局稳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2020年10月22日 17:54:45 来源:本站 编辑:

姚安县前场镇总面积305.16平方公里,共有9个村(居)委会,85个自然村,155个村民(居)小组,有农户4363户,总人口17890人。境内居住着汉、彝、回、满、藏、苗、傣、白、哈尼、傈僳、拉祜等十一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76%,是一个颇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族风情园”也是矛盾纠纷频发的“大染缸”。2017年以来,新建楚姚、楚大高速公路在前场镇通过,有6000余流动人员涌入前场镇,同时因高速公路建设沿线的林地、土地大部分征用,用地面积锐减、部分群众耕地面积得不到保障,房屋震损、沟渠阻塞、道路压损等264个遗留问题更是成为矛盾纠纷的“定时炸弹”,基层社会治理问题日益严峻。面对这些问题,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平安前场为目标,深入探索创建“1+N”大综治格局,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多种手段并用的新型管理模式,稳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前场。让网格化管理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同时把群众诉求解决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1”个中心建设,筑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基石

根据《姚安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引》要求,前场镇立足实际,严格按照“一中心五室”规范化建设要求打造综治中心。一是建立综治调度指挥中心,成立前场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由镇党委书记任主任,对辖区维稳、处理突发事件进行调度指挥,同时对矛盾纠纷、社会事务交办督办,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二是建立群众接待室,日常由综治办工作人员对群众群众进行接访,党政班子成员按周轮流坐班,对群众来电来访事项进行登记区分,属于业务办理类则指引到社保中心进行办理,属于矛盾纠纷信访类则由接访领导或中心主任当场答复调解或进行分流交办,坚决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三是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室,联合镇综治、司法等部门,整合商会调解中心、乡贤调解委员会、村级调解委员会等共计30余个调解组织200余名调解员,构建党委政府引领,司法、公安等相关部门保障,依靠群众的人民调解新格局,将民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四是建立监控研判室,引入“雪亮工程”,接入在辖区内155个村(居)民小组、主要路口、重点区域安装的195个摄像头,由专人进行巡查,让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个人不良行为无所遁形,不断增强群众自我约束力以及综治中心对区域的适时监督管控能力。五是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由卫生院、中心校、派出所轮流坐班,对特殊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六是建立社会组织工作室,邀请“两新”组织、商会进驻,增强人民调解新力量。

 

“N”种手段并用,赋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活力

立足少数民族多、居住分散、矛盾纠纷频发和服务不及时的实际,结合综治中心规范建设,前场镇整合信息资源,“N”种手段并用,完善综治中心管控能力,创建“大综治”格局,稳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一是完善网格化管理,把全镇划分为四级网格,由镇党委书记担任一级网格长,村(社区)书记担任二级网格长,村民小组长担任三级网格长,中心户担任四级网格长,实现纵向深入;同时,把全镇划分成286个网格单元,在确定155名小组长、党小组长网格长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发动社会各界参与网格化管理工作,主动把68名镇干部、94名村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治安中心户、致富能手、先进模范等人员纳为特聘网格员实现横向延伸。二是秉承“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流动网格员”的服务理念,打造山区综合型“骑行服务队”,让“流动网格员”成为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生产安全等隐患和乱丢乱放、乱占乱用等行为的排查“尖兵”,确保网格员“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现场”,把事情解决在萌芽状态,真正让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三是组建“红袖标”网格队伍,负责开展送法进村入户,举行普法讲座、人民调解员培训、法制讲座进校园等活动,实现网格互联互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四是引入“互联网+基层治理”云视讯视频网格系统,在综治中心建设调度平台,全面提升前场镇“综治中心”和9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建设水平,党政班子成员轮流坐班接访,约时开展视频接访工作,让村民调解活动阵地建设全面实现了互联互通和电子化、信息化、无纸化,增强了基层社会治安治理水平的科技含量,突出了基层社会治安治理的及时性、便民性、综合性;同时将68名镇干部、94名村干部、155网格员纳入云视讯网格体系,建成317只流动的“眼睛”,做到监控“无死角、全覆盖”,真正实现了监督管控“零缺位”,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也用科技减轻干部、群众工作耽误在路上的负担。五是引入应急广播系统,在综治中心建设应急平台,对辖区内88个“大喇叭”进行统一信息化管理,定期播报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及防疫措施,不断引导群众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同时当发生险情时,第一时间通知群众预警、撤离,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六是引入流动人口微型信息管理系统,对各村(社区)外来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同时进行“一对一、人证合一”数据采集,建立“可视”、“直观”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成流动人口“大数据”,补齐信息化短板,有效解决由于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施工人员多、流动性强等导致的管控难点。七是引入综治维稳微信管理群,把派出所民警、各村网格员、各施工单位安全负责人、重点行业场所负责人纳入群内管理,并在群内及时转发、推送法律法规、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知识的宣传以及法律免费咨询服务,并对外来人员、安全生产进行监督。八是接入森林防火监控系统,由专人负责对系统进行巡查,对火情进行研判上报,为领导决断提供依据。九是结合党建引领“一部手机治理通”“一部手机办事通”等APP运用,补充综治中心信息收集短板,加强群众需求信息以及疫性防控、人居环境、小集镇建设等社区焦点、热点问题的及时收集,并及时安排网格员处置,让群众的呼应和需求第一时间得到圆满解决,让综治中心真正实现“网上网下”无缝对接,线上宣传教育和信息收集同步推进,切实提升综治中心管理整体水平。

通过“1+N”大综治格局建设,前场镇稳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真正做到了让科技多跑腿,干部少跑路,群众得实惠!同时也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前场落地生根。(张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