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楚雄州委政法委员会

治出“三资”新成效 理出乡村新气象

2020年07月24日 16:41:59 来源:本站 编辑:

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三资”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大姚县念好“高、广、准、合、实”“五字诀”,推进农村“三资”清理整治,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利益,坚决铲除侵占农村“三资”的黑恶势力,深挖其背后“关系网”、“保护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大动能。

政治站位突出“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三资”清理整治工作,把其作为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履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一责任人”职责的重要依据,形成“四级书记联动齐抓”的工作格局。一是县委书记“亲自抓”。县委书记陆积峰先后在2次县委常委会议、1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对农村“三资”清理整治工作进行亲自研究、安排部署;二是政法委书记“牵头抓”。县委政法委书记余忠诚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对农村“三资”清理整治工作进行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跟踪问效;三是乡镇党委书记“重点抓”。12个乡镇分别成立工作领导组,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对农村“三资”清理整治工作进行目标分解、任务量化、责任明确;四是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直接抓”。全县129个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直接“操刀”、一竿子插到底,深入各村组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整治工作。

宣传发动聚焦“广”。12个乡镇充分结合辖区实际,按照 “三个会”、“三个一”规定动作广泛开展“三资“清理整治宣传动员工作,确保宣传发动全覆盖、无死角,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一是开好“三个会”。通过乡镇班子会、村(社区)“两委”成员会、村民小组户长会三种会议形式,对农村“三资”清理整治专项行动进行动员部署、政策解读;二是落实“三个一”措施。通过落实发放一封农民群众公开信、设置一个举报箱、开辟一版村务公开栏的“三个一”措施,切实提高群众对农村“三资”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的知晓率、参与率、透明度。

清理核查力求“准”。各乡镇坚持以产权明晰、精准核查、公开透明为目标,以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维护稳定为原则,通过“三序六步两类”工作法精准清理核查农村集体“三资”。一是按“三个顺序”逐人清理。按照先干部、再党员、后群众的顺序逐人清理,做到村组干部带头清、党员群众主动清、普通群众积极清,确保清理范围全;二是抓“六个步骤”逐步核查。按照个人申报、村镇登记、调查核实、公开公示、结果确认、登记备案六个步骤,准确核实集体“三资”情况,确保核查情况实;三是分“两个类别”归类建档。所有集体“三资”都按照“一资一档”的要求严格登记备案,并按是否存在非法侵占行为分类建档,为分类处置打下基础。

专项整治讲究“合”。坚持“三资”清理整治专项行动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结合,形成“县委主导、部门联动、乡镇响应”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凝聚强大工作合力。一是当好“总指挥”。县委政法委牵头抓总,抓好专项行动的统筹协调、服务保障;二是吹响“集结号”。 县委政法委、县纪委县监委、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五个主责部门联动配合,研究制定《大姚县开展侵占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专项整治和清理规范农村各类集体经济合同工作方案》,为专项行动明确“时间表”、“任务书”;三是争当“排头兵”。12个乡镇主动作为,按照“宣传动员交回一批、镇村联动回收一批、县级援助解决一批”的“三个一批”原则,对非法侵占集体“三资”、合同显失公平导致“三资”流失等问题进行分类处置;四是用好“杀手锏”。充分发挥督导检查这个“杀手锏”作用,县委派出四个督查组对12个乡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1轮专项督查,确保责任压实、工作落实到位。

长效常治注重“实”。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不断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建设,确保长效常治、常态长治。一是抓好建章立制。各乡镇、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发现的“三资”监管不到位、村组账目混乱等管理漏洞问题,建立健全财务收入管理、支出审批、“三务公开”等规章制度22项,不断规范集体“三资”管理,防止问题反弹;二是完善村规民约。把“三资”管理纳入村规民约范围,加强监督约束,变“上级要求管”为“村民主动管”,切实提升农村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三是盘活“三资”创收。针对专项整治收回的集体“三资”, 结合脱贫攻坚和乡镇振兴战略政策,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优化监管流程,实现产业发展、经济增收,切实增强农村基层组织自身的造血功能。

通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农村“三资”清理整治,大姚县共清理回收集体土地167亩、追回集体集资14.3万元,规范各类合同38份,查处村组干部侵占集体“三资”违纪违规案件3件,党纪处分3人。(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