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楚雄州委政法委员会

多元共治“幸福里”,让幸福摸得着~

2023年11月21日 15:36:20 来源:本站 编辑:黄炳健

为解决企业用工难、引人留人难、群众就近就业增收难“三难”问题,永仁县把劳动力镶嵌在产业链上,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服务站,并命名为“幸福里”社区。“幸福里”社区以服务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为支点,按下矛盾纠纷化解和特殊困难群体就业“快捷键”,走出应需求、优服务、聚合力、促和谐的社会治理工作新路径。

夯实“支撑点”。积极构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环境,成立幸福里社区党支部领导下的自我管理委员会,组织13名流动党员参与社区治理,健全“幸福里”社区网格化机制,由社区书记担任网格长,提高小区治理能力和水平。常态开展排查隐患、化解矛盾,形成“小事不出宿舍,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格局。充分利用“新农民大讲堂”,组织就业创业和生产技术培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家庭美德、孝老爱亲、移风易俗教育,发挥“幸福里”社区孵化器作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振兴“接力手”,将务工“游击队”变为了“正规军”。

找准“切入点”。为不断满足“幸福里”社区务工人员的法律需求,增强产业工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有效实现产业发展、群众增收、企业增效和基层社会治理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有机统一推进,在幸福里社区挂牌成立法律服务点,秉持以“小站点”擎起“大民生”的理念,延伸纠纷多元化解链,丰富法律服务的形式内容,推动“幸福里社区”成为联系服务群众、倾听民声民意、开展普法宣传、司法服务园区、维护合法权益的“法治平台”。开设婚姻家庭、合同、侵权、劳资等专业调解室,引导律师等专业力量参与调解工作,对准需求、精准服务,为社区就业群体提供免费、专业、便捷、高效的调解法律援助服务,通过“拉家常”方式解决“幸福里”社区就业群体的“烦心事”。

瞄准“着力点”。针对“幸福里”社区务工群体人员流动快,人员成分复杂、矛盾纠纷隐患多等问题,实行社区、乡镇司法所、派出所、行业专业调解组织和县“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分级联动排查,及时掌握幸福里社区就业群体情况及矛盾纠纷隐患,实现排查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对发现的矛盾问题和风险隐患及时上报、解决,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做到问题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风险不外溢。在社区网格内全面推行排查小隐患、控制小苗头、调处小纠纷、解决小问题、提供小服务“五小工作法”,“幸福里”社区建立以来,始终保持无吸毒、无刑案、无邪教、无矛盾上交、无上访、无事故发生“六无”目标,社区治理呈现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争先进位”的强劲势头。

把准落脚点。聚焦特殊困难群体因贫生乱、因乱致贫的问题,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永仁县将治理与致富有机结合,从细小处着眼,从末端发力,在细微之处下真功,在堵点源头求突破,搭建“幸福里”劳务用工平台,构建“用工企业+劳务平台+务工人员”模式,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精准对接用工务工需求,搭建“家门口+走出去”用工模式,促进特殊困难群体在家门口就能充分就业,让闲着的人有事做,让做事的人富起来。全县共规划建设查利么等4个“幸福里”社区,盘活闲置校舍、办公楼等低效国有、集体资产,配套建设相关设施,打造“拎包入住、送餐到岗、餐后上工、往返接送”的务工环境,吸纳服务产业工人2351人,其中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600余人,夫妻工100余户,带动群众增收1750万元。在幸福里社区优美的环境、温馨的服务、精细的管理中特殊困难群体不仅挣到钱还学到技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会依法办事,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实现了治理与致富双赢。

抢抓“制高点”。在永仁,因企业用工需求和务工劳动力信息不对称,企业用工难和群众就业难同时并存。全县有中小企业2719家。其中,种植企业1468家。全县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53.6万亩,农民人均7.8亩。随着果品企业落地和永仁阳光生态花果园投产,“用工荒”问题凸显,仅哲林芒果、光筑蓝莓两家农业龙头种植企业,高峰期每天用工缺口2000多人。为打通企业用工、群众找工的信息壁垒,永仁县延伸拓展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功能,建设幸福里社区就业可视化平台数据中心,通过电脑管理端、手机应用端、可视化数据中心“两端一中心”,打通数据壁垒,构建智慧治理智能化数据底板,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依托平台精准捕捉企业用工需求、群众务工需求及治安管理、矛盾纠纷调处等信息,通过信息数据一条线实现社区、务工人员、企业三方无缝对接,将社会治理和社区管理互联互通,运用数据、网络、智能促进群众务工、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向数据转型升级,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数字赋能社区治理,让社区治理更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