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楚雄州委政法委员会

打造“1+3+X”插甸模式,赋能基层治理

2023年09月02日 15:40:02 来源:本站 编辑:黄炳健

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武定县以插甸镇为试点,大胆探索实践,创新思路举措,探索出“一面党旗+一个中心+一张网格+三项制度”的插甸“1+1+1+3”基层治理新模式,推动社会持续和谐稳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面党旗,用“一抹红”引领“七色彩”

一是加强党组织建设。推进实施“星级党组织”创建工程、领头雁培养工程和人才回引工程,选优配强8名村党总支书记、21名村“四职”干部,将一批谋发展、善治理、能干事的干部选入村“两委”班子;进一步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和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治,实现全镇12个总支、80个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撤并优化软散党组织9个,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堡垒作用更加凸显。

二是提高党组织凝聚力。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元探索“支部+理事会”村民自治模式,在村党支部下带领成立村民理事会,由村民小组长担任理事长,村民选举出委员,理事会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开展工作,形成“支部有提议,理事会组织村民讨论;村民有建议,理事会反映给支部解决”的工作模式,真正做到“支部来提议,村民说了算”。

三是发挥党组织优势。针对“山地多、坝区少”的问题,镇党委因地制宜创新“飞地模式”发展规模化产业,将山区村委会和坝区村委会结成利益共同体,山区村委会以项目资金入股,帮助坝区村委会共同做好前期土地平整、设施建设等工作,引进项目发展后,共同参与利润分配。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在核桃种植面积较大的老木坝村发展食用菌和林下中药材种植,在增益村发展荷兰豆种植,在上沾良村、乐茂河村发展武定壮鸡养殖。截至目前,插甸镇共有113家合作社、42家家庭农场,其中3家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为州级示范家庭农场,“一村一品”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发展劲头十足。

一张网格,把“万根丝”拧成“一股绳”

一是将党旗插在网格上。按照“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支部+网格”、“1:N”党员包户联系的布局,将全镇92个党支部全部建在治理网格上,构建1个镇级网格、12个村级网格、142个组级网格、582个微网格,实现全镇各级网格党的组织领导全覆盖。纵深推进“多网合一”,把政策法规宣传、基础信息采集、风险隐患排查等工作全部纳入一个网格中,在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网格员每周到负责的区域走访一遍,目前已累计入户走访6627人次,排查化解风险隐患51个。

二是将风险化解在网格中。注重发展群防群治力量,组建了一支“平安守护”队伍,以村党总支为网区,聘用1名专职综治调解员,统一受理交办各类矛盾纠纷;以村民小组为网结,选配1至2名平安信息员,及时掌握村组的矛盾纠纷、外来人员、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情况;以户为网点,每10至20户配备1名联防吹哨员,将矛盾纠纷“排查线”进一步延伸,努力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三是将便捷嵌在网格里。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框架,以镇综治中心为落脚点,开发“数治插甸”掌上为民服务平台,群众可通过文字或语音的形式反映矛盾纠纷、进行网上投诉,办理宅基地审批、临时救助审批等事项,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零距离”服务。“数治插甸”使用以来,共办结网上纠纷调解23件、临时救助32件、宅基地审批18件,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一个中心,让“小平台”发挥“大作用”

一是着力打造“一站式”实战平台。建成标准化、规范化的镇级综治中心1个,配备固定人员2人,并将分散的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监控研判室等7个室和云视讯会议、“雪亮工程”公共视频监控等多个系统整合,“打包”整体进驻镇综治中心。同时,把镇综治中心和为民服务办事大厅整合到一个地点办公,实现各站所间高效沟通联络,形成了“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接待、一揽子化解”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模式。

二是着力提升“多元化”调解水平。综治中心实行“领导轮岗、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基本工作制度,每周由一名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带班,主持综治中心事务、接待群众来信来访;镇综治办为综治中心常驻联络部门,在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协调涉及的站所以及“一村一警一法治指导员”“法律明白人”等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力争“症结一次找准、矛盾一次化解”。目前,综治中心已受理群众信访件63件、办结63件、办结率100%,受理矛盾纠纷182件、化解180件、化解率98.9%。

三是着力优化“智能化”防护措施。深化“雪亮工程”建设,为镇、村主要路口的24个“雪亮工程”摄像头注入AI人工智能活力,能对街面人员进行人脸布控和车牌识别,实现对人员聚集、火灾、危险行为等的预警;同时,将“雪亮工程”数据同步到“数治插甸”系统,并及时把AI预警情况推送给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智能预防预警能力显著提升。

三项制度,以“小支点”撬动“大治理”

一是“四事四色四办”。立足为民办实事,在综治中心、为民服务中心等窗口部门实行“四事四色四办”制度,在受理群众诉求后,根据事项难易程度用不同颜色将问题分类办理,即:“小事快办”用绿色表示、“大事急办”用蓝色表示、“急事特办”用黄色表示、“难事共办”用红色表示,及时解决及了群众的“疑难愁盼”问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二是“三排三色三调”。贯彻和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行婚姻家庭纠纷排查化解“三排三色三调”制度,每季度至少开展1轮排查评估,由村民小组、村委会、镇级工作队3个层级逐级开展排查评估工作,确定低、中、高风险户,分别用绿色、黄色、红色3种颜色表示,并落实相应层级的包保稳控责任人,各包保责任每个季度至少对包保风险户进行3次调解,3次调解均未取得实效的及时调整风险等级、优化工作措施,确保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该制度实施以来,累计化解风险户118户,全镇连续多年未发生命案,通过家庭“小平安”构筑了全镇“大平安”。

三是“一会一课一带”。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契机,推行“一会一课一带”制度,由镇级工作队协调各层级普法工作力量,每季度到联系的村委会召开一次分析研判会,研究解决长期未解决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每季度到婚姻家庭矛盾较为突出的村组,有针对性的上一堂法制教育课,带动解决一批矛盾纠纷。目前,累计开展法治教育课24场次,受益群众626人,化解矛盾纠纷27件。(武定县委政法委员会  晏合国  插甸镇党委  蒋文涛)